对大多数人来说,研究型留学申请是一个比较煎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每天要忙着整理各种学校的信息、修改自己的PS、SOP、推荐信、还要给各学校的老板写邮件套词。模板套没必要,学术套太辛苦,面对着投出去十不回一的邮件、没有音讯的 Offer,心里感觉更煎熬。
似乎人的能力都是在较为极端情况下逼出来的,我从这忙得乱七八糟的半年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我相信这些通过自己经历学到的东西可以伴随我很长时间。
面对焦虑
留学申请很容易焦虑,研究型 Master 或者 Ph.D. 的申请时间线普遍较长,因为加上了与导师打招呼的环节,也就是套词。
不同于授课型的申请,可以针对学校修改一下 PS 等文件之后同步投递。套词自然不能在一个学校同时套两个老板,而且老板回复邮件普遍容易拖延。
虽然根据经验,如果老板3天之内不给回复,那么大概率是没有希望的,但是安全起见,同校两封邮件间隔5 - 7 天比较好一些。
套词也不是一封邮件解决问题,之后往往有多次交流,最终还有面试。因此,整个套词战线可以拖到 3 - 5 个月长。在这个过程中,身边许多的同学都已经拿到授课制的 Offer 了,尤其是英国、香港的一些学校下发 Offer 很早。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焦虑,而焦虑会极大地降低我的效率。
每天我都会在起床之后、吃饭的时候,甚至正在改自己资料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自己到现在还没有拿到一个老板的口头 Offer”,
“同学一个一个都已经拿到 Offer 了”,
“我会不会最后申请失败了,一个 Offer 都拿不到吧”
笼罩在这些想法中,心态会变得很差。
在所有的休息时间和空闲时间,这些事情也依然充满着头脑,让我休息也无法安心休息、准备资料也没办法全身心投入,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最严重的时候,我的身体出现了不良的反应:胸部如同被压住,呼吸不上,眼前发黑。我意识到这个不是生理上的原因。
有幸的是,这种不良反应只出现了两次。我似乎通过一些方法缓解了一部分,之后会嘲笑自己怀疑抑郁这件事矫情。
直到这件事之后,我才认为不少留学生在外时间久了会出现抑郁倾向这件事是可理解的。我在这边可能暂时理解不到他们面临着哪些压力,可能是工作,可能是绿卡,也可能是 GPA,长期顶着这些压力,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的征兆似乎是自然而然的。
不过理解归理解,出现这种情况还都是自己的错。或许当时我可以用找工作这条后路来安慰自己,但是在申请留学上,我没办法让步,只能成功。因为有成功留学归来的姐姐,如果我申请留学失败了,那么失败带来的感受,应该会陪伴我很多年。
当时的我一直在焦虑,之后才慢慢能认识到问题在哪。反思产生这种焦虑心理的原因,有两个:
一、不去交流
所有的焦虑都憋在心里。
我本身是一个喜欢交际的人,但是申请留学的这一学期我正好在 POSTECH 交换,陌生环境和不多的朋友让我很少有交流的欲望,毕竟身上还有这么多要紧的事情。
当时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区都是一个人,与朋友交流也不涉及这方面的问题,即使提到,也是相互保留着谈谈自己未来的规划。
在自己一个 Offer 没有落定的情况下给别人讲自己未来的规划是一件很煎熬、很难受的事情。憋到心里难受了就窝在寝室,躺一躺尝试用放空自己的方法来应对。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起着相反的作用。
庆幸的是当时的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开始三天两头的约好朋友打球,有的同学也在申请的路上,我们在打球的过程中放开来谈自己的申请情况。我会把我连续套失败了好几个老板的事情说给他听,不为了他的安慰,自己会好很多。再加上运动的效果,每次打完球回来会轻松一些。
另一件事是在我的生日当天,买了一个蛋糕,难得地把朋友凑齐在 Lunge。那天大家在 Lunge 从九点聊到深夜,非常热闹。虽然大家从川普聊到意识形态、从游戏聊到电影,没有怎么涉及留学相关的事情,但是经过了这一晚上,心情还是好了很多。
所以在此之后,如果遇到类似很消极的心理状态,找身边的人聊聊比长期憋着好。
二、不去做
感觉焦虑了就让自己忙起来,这是很有效的方法。现在看来当时的自己惰性很重,早上起来躺在床上,一遍焦虑自己依然没有收到老板回复,一遍又不想起来,非要拖沓半个小时。
当自己忙起来的时候,沉浸在写邮件、改 PS/CV 的过程中的时候,就感受不到焦虑。并且如果自己确实充实得忙了一整天,晚上就能够安心地睡觉。
这种感觉就像是“尽人事,听天命”。抛开用这种方法会不会走弯路,让自己忙起来对缓解焦虑是很有用的。
让自己忙起来要对付自己的惰性。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技巧,根据从心理学选修课上学到的东西,得给自己设置反馈点。
留学申请是个长期反馈的过程,比每一学期的专业课学习还要长。制定每日、每周目标加上一些奖励能帮助坚持过这一段时间。
所以之后如果遇到一些不得不做和有价值但不想做的事情,“闻斯行诸”是很好的方法。过程中再去考虑自己的方向有没有做对。虽然有时候会犯错,但是总比什么都不干好。
辨别信息
申请过程少不了去搜索引擎或者论坛了解大家的经验,这些平台有知乎、小木虫和主流的几个留学论坛。
出身学校 211 和 985 申请起来有很大差距,985 中的学校和学校之间申请起来也会有很大差距。应该意识到,虽然网络上有千千万万人,但是个人情况能和你相同的没几个,碰到校友已经不容易了,更不要说 GPA、IELTS 和研究经历等一些指标。更何况留学申请有运气成分和与当年的时事情况相关,复刻别人的成功是件低概率事件。
所以任何人说申请一个学校简单或者是难,都没有用。别整些有的没的,被唬住了不去申请耽误事情。
举个例子,HIT 和 KAIST 是合作学校,作为 HIT 的学生申请 KAIST 就会容易很多。但是对于其他 985 就会变得很困难,因为 KAIST 每年的名额确实很少,平均入学率也是出名的低。
Hong Kong 地区学校的套词也是,总有人说不管怎么发邮件老板都不回,但是自己实际投起来回复率还是可以的。所以在学校申请难度的判断上,主要参考历年已录取学生的具体统计数据,主观上的评价都没有价值。
有些事情不获取信息比获取一些奇奇怪怪的误导信息好得多,能亲自做就亲自做,听别人的意义有限。
规划
规划要趁早,有很多事情是短时间突击不出来的,还有一些事情是错过了就不再来的,比如评奖和精力的重心。如果当时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的重要性,之后就没有机会拿到了。
刚上大学的时候,由于出身十八线小城市,视野不够开阔,大学规划上犯了不少错。现在看来个人规划上有很大的改良空间,如果能重来一遍大学,我还有很多的事情想要干。过去的事情也就想想,赶紧做好之后的事。
都已经是大学毕业的学生了,规划事情就不能和之前一样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得来,需要较为细致的规划两三年的情况,然后考虑十年的职业规划。比如在 Master 入学前就要考虑两年后毕业的出路,如果打算读 Ph.D.,就专心搞科研,发好文章,还要提前准备 GRE 等等;如果准备工作就抓紧时间找寒暑假的实习,平时练习刷题,维护 GitHub,关注国内行业情况。
除此之外,理财、政治意识什么的都赶紧学起来,都是之后会用到的东西。
最后
人往往从历史中吸取不到教训。希望自己不要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