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重读《美丽新世界》之后的一些感想。上次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高中最喜欢科幻、最喜欢反乌托邦主题的时候。只不过当时理解能力有限,观点浅薄,只是作为娱乐性的小说读完了。
这次时隔好几年之后重新翻了翻这本书,发现当年漏了好多东西。这次读完之后准备尝试整理文章的脉络和挖掘较为深层次的东西,产出自己的理解。
和之前的读书笔记不太相同,我想先把原作的几段摘录放在前面,之后再进行讨论。
摘录
只有艾普斯隆能够做出艾普斯隆式的牺牲,原因很简单,对于他们来说,那并不是牺牲,他们不会和你作对。他们所接收的培育规定了他们必须遵循的轨道。他们只能这么做,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好了。即使出瓶后,他们仍然困在一个瓶子里面——一个看不见的按照胚胎期和婴幼儿时期的固定模式行事的瓶子里面。
福特纪元四七三年。几位主宰者将塞浦路斯岛上面的所有居民都迁走,并不特别准备的两万两千名阿尔法迁徙过来。他们拥有一切农业和工业设备,而且由他们实施自治。结果与所有的理论预测非常吻合。土地没有好好被耕种,而且所有的工厂都在罢工。每个人都藐视法律,没有人服从命令,所有被分配去从事低级工作的人总是在勾心斗角争夺高级工作,而所有的到高级工作的人都在相互倾轧,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六年后他们发动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内战。两万两千人中有一万九千人被杀了,幸存者们一致向世界主宰者们请愿,要求恢复对塞浦路斯岛的管制,而他们也实施了管制。这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由阿尔法构成的社会的局面。
最佳的人口数字以冰山为模型——九分之八的人在水平线下,九分之一的人在水平线上。
他会被流放发到一个岛上,在那个地方他会遇到世界上最有趣的男男女女,所有由于某种原因拥有了太强烈的自我意识的个体。他们都是不满足于正统思想的人,有自己的思想的人,无法融入集体生活。总而言之,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
宗教情怀能够补偿我们的失落,但我们并不感到失落。失落和宗教情感是多余的。我们让他们痛恨孤独,而且我们安排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几乎没有孤独的机会。代替激情治疗。每个月定期一次。我们为整个身体注射肾上腺素,它就如同生理意义上的恐惧与愤怒,能带来谋杀苔丝德蒙娜和被奥赛罗谋杀的滋润身心的效果,却不会带来麻烦。
讨论
一个人的自由是追求幸福的权力。
这是一句很老的话了,说得也很有道理。这句话定义自由为一个人能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各种东西的状态,比如金钱(虽然金钱并不一定是最终目的)、比如旅行去一个地方、比如和别人说任何想说的事情。
但是这个关于自由的定义在《美丽新世界》这里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改。我认为一个更为完备的关于自由的定义应该为:
自由是一个人有可能/有能力/被允许执行一种使自己幸福的方法的状态,即使是一种新的方法,而这方法曾经并不会被你或者别人认为可以使你幸福、甚至是可能曾经被认为是背离幸福的事情。
这就像是给前述自由的定义赋予了“可能性”的性质。即在这种定义下的自由不仅是拥有自由的能力,也要拥有自由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就像是原作中描述的“瓶子的大小”。
有读过这本书的人或许会说,这个定义根本就是针对着这本书中的情况写的,只是为了解释书中的内容,并没有普适性。对于普适性的讨论可以放在后面,与其说这个定义是针对这本书中的内容写的,不如说是受到书中情况启发而写出来的,之后我将尽可能地一一解释。
首先说一说这个定义本身。
在一般情况下,这个定义与前述定义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比如你在家太闷了,于是任意往返城市公园以散心,这里面包含了行动自由在内的多种自由;同时,你或许会以任意伤害其他人为自由,但是这种行为自然不会被允许,不过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执行的,如果你确实以此为幸福源泉,那么你有可能执行这些,在此层面上你依然是自由的,只不过自由程度只有一点点。
而对比前后定义的不同,可以考虑这种情况:或许信仰宗教会让日渐辛苦的你幸福,但是信仰宗教在一个地方被禁止了,你从小就不会知道信仰宗教会有怎样的后果,甚至你根本就不知道有宗教这样的东西。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一日三餐饱腹而幸福,在此方面也不会被认为是自由的。
将情况扩展至更广的范围,在这个定义下没有绝对的自由。每个人认知总会受限,而人类总体的知识也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内,人类所知的获取幸福的方法总是有限的。那么在不同情况下,导致不自由的主体不同,可以指导我们采取不一样的态度。
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法律,除此之外还有道德和科技等等;法律和道德约束我们的想法,让我们不会去考虑红线之外的事情;而科技的发展不足让我们不可而知更高层次的科技,从而无法知晓高一级的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的方法。
比如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中写道:
“Liberty consists of doing anything which does not harm others.”
Liberty 是被法律所限制的。
所以,如果是政府限制我们的自由,我们可以反抗,或者另辟蹊径;如果是发展限制我们的自由,人类就努力推进科研。生活中,如果钱限制了我们的自由,我们就工作去换钱;如果视野限制了我们的自由,我们就去读书。
当我们去争取一种自由的时候,我们可能也在丧失另外一种自由。自由的程度也是主观上的,有人会以安居乐业无所忧虑为自由,即使他们无法接触到现有生活外的东西;有的人即使是主宰者,也让我们感受到视野的狭隘而觉得不自由。
所以对于《美丽新世界》中人类自由的观点,更为精确的表述应该为:以我所能接受的自由的程度来看这些人,认为这些人都是不自由的。
但是单论自由似乎意义并不是很大,我们都能从书中读到,这些人在新世界中是幸福的。上面自由的定义中强调了追求幸福这件事情,那么自由和幸福的关系是什么?
在《美丽新世界》中,似乎自由和幸福是一对反义词。新世界中的大部分人,包括高级阿尔法,都是不自由的,但是他们幸福。这些人无权利知道在既有生活之外有让他们感到幸福的东西,比如最简单的亲情与爱情,这些都是在福特纪元之前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的东西。文中也提到了:
“你追求的不是幸福的权力,而是不幸福的权力。”
这些人可能发自内心地感觉到幸福,但是他们很不自由。这听起来可能很矛盾,但是可以被解释。
自由是包含在人的天性中的东西,人们生来追求一定的自由。当你习惯在旷野上自由奔跑,就不会希望被关在牢笼里面;当你习惯食物充足的生活,就不想每天为了饱腹而发愁。
但是人的天性中也在追逐幸福,而追求自由是追求幸福中的一个步骤。当一个人绝对幸福的时候,他就不再会去考虑自由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依然要追求自由,那么说明这种程度的幸福对他来说并不够。
上面提到了,没有绝对的自由,那么就没有绝对的幸福。假设一种真正自由的情况:一个在新世界中真正自由的人,可以在这个世界中执行他能得到幸福的所有方法,这个人即使理解了亲情与爱情也不会再幸福、即使理解了宗教亦不会幸福、即使百年后发明的更好的刺激感官的方法也不会让他幸福,能让他感到幸福的所有方法都包含在了这个世界中。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才可以说获得了绝对的自由。
这自然是不可能的,没有人知道他理解了爱情之后会不会沉沦,没有人知道他认识到亲情时会不会对自己的出生感到伤心,没有人知道百年后新科技带来的感官刺激是怎样的体验。
所以就需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强化幸福,断绝人们追求自由的心。让我们看看新世界做了哪些事情。
应用
首先有几个最核心的东西,苏摩就是其中一种。最简单粗暴的获得生理上幸福的方法,没有副作用,易获取,还有什么东西比这个更能强化人的幸福的呢。脑中大量的多巴胺可以轻易盖过任何平常获得幸福的感受,可以说苏摩把幸福强化到了极点,几乎没有自由的必要去超过它。
生理上的幸福有了,那么心理上的呢,另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个刻入 DNA(没错,原作中差不多就真是接近刻到 DNA 里了)的观念极大地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样的弱化可以有效地解决多种问题,比如嫉妒、认同感缺失等等。这样每个人并没有太大的心理幸福的追求,全身心去感受苏摩带来的生理上的幸福就可以了。实在不济,还有感官电影可以帮你解决这样的问题。
生老病死,没问题,新世界也都想好了针对的方法。人类生殖本性通过滥交解决;催眠教育让人们不再忌惮死亡;医学的发展让人们没有疾病与衰老。有了这样的基础,人们可以把所有的视线放在其他可控的幸福追求内。
也可以换个角度来思考,把新世界中所有产生幸福感的事务统称为娱乐,那么这个娱乐杀死了宗教、杀死了英雄主义、杀死了哲学,杀死了所有人。
这点的解释可以与上面很相似这点的解释和上面可以很类似,娱乐即为强化幸福并且降低自由的一种工具。娱乐本身就与短暂的幸福(即快乐)绑定,所以娱乐就是实现强化幸福的功能。
那么降低自由该如何处理?这就和宣传的方法类似了,通过控制娱乐的内容,来引导人们的思想,逐步的让人们所娱乐的内容限制在很小的、可控的范围内。让他们不去触及其他的内容。
哲学教我们去怀疑那些显而易见的事,宣传却让人去接受那些本应该怀疑或审慎做出判断的事。
书的价值自然要体现在对现世的思考上,所以就有必要看看九十年前上述自由与幸福的矛盾在今天的体现。
按照上述自由的定义,一个没有车而想要车的人可以在足够的时间内通过工作挣到钱来获得车,从而获得幸福,这是社会提供给人的一种自由;一个没有房子而想要在北上广买房子的精英可以通过创业赚到数千万而买到房子,获得幸福,这也是社会提供给人的一种自由,虽然实现它的概率并不高,但是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相信这种概率,也就相信这种自由。
当然,如果一件事情实现的概率很低,那么它就不能称它为自由,比如一个身心俱疲的流浪汉可能通过创业赚到钱买一幢北上广的豪宅,但是这对于这个人来说,这并不算一种自由,因为他知道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不值得有任何期待,所以这对于他来说等同于不可能,即使社会允许发生这样的情况。
除去这些非常现实的例子,还有很多可以思考的情况,言论上的自由、阶级流动上的自由、选择的自由等等。一一展开会无穷无尽。总之,这样的自由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任何时候都想一想自己思考自由的方式是不是被限制了,然后再针对性地去抗争,要思考,要有警惕感。
其他
最后讲讲这本书行文上的特点,这本书的行文我不是很喜欢。虽然大量用在几位阿尔法之间交谈、日常上的笔墨能够从各种细节上细腻地透露出新世界的特征,但是如此大量的日常描述让人读起来非常不顺而且略显枯燥。
这本书文字的另一个特点是那个时代的很常有的、用现代文字为标准对比来说就是有些“啰嗦”。考虑到《美丽新世界》这本书作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流行的作品行文风格很多是这样。除此之外我觉得可能也会与翻译有一定的问题。
全文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扣人心弦的剧情,整体上缓缓推进。在结尾章节之前,读者应该已经理解和猜得差不多了,只是一般比较零散不容易组织,并且短时间内不容易形成语言来表达,这时候最后一段的思想对抗揭示新世界的核心就会读起来很痛快。
本书终止的也很痛快,留下大量的时间和内容供读者思考。或许继续讲下去也没有太多的意思,或许有的人可以想到使得这个新世界毁灭的方法,从而完成一篇续作,总之,作品到此为止表达完了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其目标已经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