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秋季到冬季期间,我经历了长达 4 个月的申请套磁阶段,主要套磁目标是 Hong Kong 五校的教授和少量 Japan、 Singapore 的教授。
过程中的苦一言难尽,走了很多弯路,现在看来,当时套磁的自己胆小、拖延、又不懂努力,人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总容易这样。直到现在,终于可以站在非当事人的角度来反思自己套磁的过程。
套磁这件事情在知乎和各种留学论坛上有很多的攻略,写得洋洋洒洒动辄万字起步,尽可能详尽并面面俱到。但是根据我去年大量阅读他们套磁经验帖的经历来说,这些力求充实的经验贴所讲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 教你怎么写套磁信。包括开头结尾邮件礼仪,简述教授研究方向,展示自己研究经历的措辞甚至是邮件长度、发邮件时间、段落顺序这些邮件细节。这些很有用,但是看几篇就够了。
- 介绍套磁这个东西,讨论套磁必要性。与其猜来猜去套磁到底有没有用,不如直接邮件发到课题组学生那里问,高效且准确。
- 分析老板邮件回复时间与内容,思考成功率并反向分析老板思路。这除了心理安慰之外没有用。
- 申请条件。如果没指明要套哪个学校哪个系的老师,那么这跑题了。
- 秀自己申请经历。某种程度上有用,但是大部分情况读这些内容有害无益。
阅读这些内容足够让你熟悉套磁的大致流程、套磁效果和如何实践。但是很多经验贴忽略了比起实施套磁更加重要的东西:你的兴趣到底是什么;你到底该怎么去看一个老板的项目你喜欢不喜欢。
出现这种情况不是上述经验贴作者的问题,是我们的问题。
思考一下需要套磁的都是哪些学生,自然是之后要做 Research 的,那么就两种:MPhil 和 Ph.D.
对于 Ph.D.,大部分申请者还是 Master,经过了两年的 Research 训练,这些学生自然已经对自己的方向有所了解,喜欢或者讨厌,总归是有个概念,同时对领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选择方向和 Professor 的时候有自己的判断力。
而对于 MPhil,主流留学地区 UK,Singapore,Australia,HK 都是以 Course Taking 为主,少数 Research,而且这些 Research 要求普遍很高,能拿到的一般在 Bachelor 期间已经有过一定的 Research 训练。
那么总结一下,需要套磁的本科生也不过是北美直博、英港新 MPhil 这极少数的一波人。日韩或者一些其他留学地区也有,但是整体上人数并不多。
也因此,在网上看到的套磁经验贴很多都是 Master 提出的,他们很容易忽略掉本科的情况,从而不会花费太多内容讲寻找方向的事情。但是这又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去回答它。
我把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向外和向内探索。
向外探索就是了解现在大家都在搞什么,想做什么,未来可能能做成什么,带来什么影响。
这件事看似是为之后做出方向选择做简单的铺垫,但是事实上,这是最为核心的部分:如果你对各种领域了解的很少,就很难产生兴趣。这是我个人认为曾经申请时自己方向选择的问题所在,为什么自己当时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对所有方向态度模棱两可,就是因为自己了解的太少了,不知道我要做什么,不知道我会经历什么,不知道会得到什么。
如果你在 Bachelor 期间做过科研并发表过一些文章,那么你的申请很大概率就基于这些文章,因为它们可以给你带来莫大的优势。你未来的科研方向也大概率与其相关。并且课题组老师也会给你进行选校和选教授指导,有这些帮助就不用担心对研究方向不了解的问题。
如果本科期间没有做过很多太多科研,或者有科研但想要自己寻找喜欢的方向,那么就需要自己主动去了解。
本科生在申请的情况下对不少领域的概念停留在名字和广泛被人所知的应用,要么就是超大的饼。而且除非自己很感兴趣,对于领域前沿情况并不算很了解,大众媒体并不会讲这些“没用”的东西,需要自己主动去浏览近几年的会议或者期刊文章。也会有一些科研人员写相应的分享,但总归是少数,还是要看文章。
大家关心的还是很现实的问题,我要做的东西未来有什么用,能不能成为热点,能不能进大公司、名实验室,容易不容易找教职,**能不能赚钱。**如果你有其他的理想那自然非常好。
因此,最高效的方法就是抓住人问,找到一个实验室,老板估计没时间回复,找一个师兄师姐,发一个邮件直接问他们介绍他们现在所在的领域大家都在搞什么、用在哪、哪些公司在用这些东西、实验室师兄师姐毕业之后一般都去了哪些公司等你好奇的、或者说与你未来相关的所有问题。
他们读过很多文章,身处学术前沿,对于这种宽泛的介绍性问题可以很容易的概括出有用的总结,比自己总结会快很多。如果他们更加热心,或许会基于你的经历给一些建议,很有价值。再基于他们所说的,针对性地看看文章、搜搜老板。
这个过程一定要细,因为一旦宽泛就容易产生对这个领域真实科研的误解,也不容易分清楚子方向的差异。
把想问的领域都问一问,邮件广泛地发,大概就对不同领域的真实情况有个大概了解了,下面就是灵魂拷问:我感兴趣吗?
这就是向内探索,感兴趣就是觉得这东西有趣。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十几年的经历,谁也不知道曾经哪段时间的哪段经历让你觉得一个东西有趣,甚至别人认为有趣的内容你会感到不可思议。
专攻理论数学的学生或许真切感受到了数学之中的美感(作为数学系的我多少有点感受,但是程度没有那么深);专攻高能物理的学生或许脑海中有一个现实科幻的长梦,因为他们探索的东西确实是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最前沿;专攻 AI 的学生看到自己所设计的算法真实高效地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并被其他人也用了起来,亲手完成一个东西并为他人带来价值,这件事可以帮助他们实现马洛斯需求层次的上层需求。
然后细致到子方向的选择,比如 AI 图神经网络可以做社交网络分析,你会好奇 Twitter 是怎么分析大家的数据的;很喜欢数学的话图神经网络也可以用来解常微分方程;很喜欢游戏的话图神经网络也可以用来开发游戏用的物理引擎;同样对语言学感兴趣的也可以用 RNN 做语音识别、语言翻译,很有实用价值;同时还有交通事故分析、金融走势分析、天气混沌系统分析等等,总有你会觉得有趣的。
这些例子中都有一定的共性:你一定是之前曾经了解过、并参与过相应领域的一些内容。为什么会对社交网络感兴趣,因为自己每天在用的就是它;为什么想做高能物理,因为曾经读过很多科幻或者物理学启蒙的书。所以,加深对各种领域的了解,是产生兴趣的必要条件,如果你认为你现在对任何领域都提不起兴趣,就回到向外探索的步骤,去广泛并尽可能深入的了解他们。
同时,让你感兴趣的东西,往往是自己做起来觉得有意义的事情,最极端的例子,即使是因为觉得金融从业人员看起来非常风光而尝试从事金融领域,只要你确实喜欢这种感觉,就可以是你的兴趣。
肯定有人说了,你这说法太误人子弟,都按这么选,入行就后悔。但是反正是极端的例子,把向外探索做好,一般不会犯严重的选择错误,并且我认为,在找兴趣这件事情上,有点理想化是很好的。我们都知道 CS 领域日常是写 Bug 修代码,日复一日如码农,但并不影响我认为我们所研究的方向或许可以在未来引起一场革命,改变人们的生活,就像二维码(里德-所罗门码),就像推荐算法。
现实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似乎身不由己,面前的选项并不多,在做选择的时候,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如果让你未来四年中的每天都在做这件事情,现在的你是什么感受。
讨厌数学的人面对纸笔小黑板看一整天数学公式会疯掉;讨厌编程的人面对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敲改一整天也会疯掉;讨厌瓶瓶罐罐仪器操作实验的人会拒绝一些化学和生物方向。把自己厌恶的排除掉,剩下的都是或多或少可以接受的。
哦你说你啥都讨厌只想躺着摸鱼,那不行,你得选一个。
严格按照上面探索的方式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和了解自己内心是个复杂的过程一样,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其实申请本身也是个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总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不想要什么,和自己的弱点是什么。
所有对自己未来负责的事情都要有对自己负责的思考。
如果已经有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那么套磁的过程中会流畅很多,更有目标性,申请也更有动力。套磁信、面试、投递资料等内容就可以按部就班,因为相比对自己的探索,这些都有章可循。
祝武运昌隆。